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六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好课推荐

来源: 日期:2022-04-27点击:

同学们大家好,规划与评估处根据上学期的学生期中、期末评价以及专家督导评价,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好课推荐”栏目,为同学们介绍各学院评分较高、好评较多的课程,为同学们在课程选择上提供参考。本月我们再次挑选了一些好课,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听课提供参考!

1

商学院

01 财务报表分析

undefined

周林洁,经济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权威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教育部、北京市、山东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研究课题10余项。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先修《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该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如何利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以及年报中披露的其他相关信息,运用财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当的分析思路和手段对企业的流动性、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股东利益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这门课在督导评价中得了92.13分女神好美,好有气质!!!期末是论文结课!周老师再开课,我必选!课堂有系统性,也有拓展课程内容很实用!!!以后做咨询做行研这些东西也都能用到小组课堂展示的内容也都是实操的部分老师上课真的好温柔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教评90.63分呢!每次上课都会提前发PPT周林洁老师,我永远的女神!

02 经济学研究训练

图片郑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岗位教师。曾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兼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副主编,《产业经济评论》荣誉主编,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of Transi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荣获第四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中国信息经济学理论贡献奖等。

经济学研究训练

《经济学研究训练1》主要通过课程引起本科生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尤其是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兴趣。训练学生利用主流的固定效应模型(FE)、一阶差分模型(FD)、双重差分法(DD)、工具变量法(IV)、事件分析法(event study)、匹配(matching)、断点回归(RDD)等计量模型进行经济学论文撰写,训练学生如何选题、文献阅读、论文撰写、期刊投稿、学术生涯规划等。目前已有多位同学的课程论文入选第八届香樟经济学年会、第四届国家发展青年论坛等会议。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每周一晚19:00-21:25,北综合楼204这学期的课一定要好好听!郑老师好认真的指导学生写论文呀论文结课!郑老师请了很多国内外的大师来讲课这学期开了经济学研究训练2经济片的同学一定要选这门课呀!这课还没上完就有写论文的冲动了课程内容太实用了!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教评89.50分呢!郑老师yyds上学期这课只有15人选,真正的小班教学呀

2

法学院

01 中国法律史

苗鸣宇,河北任丘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曾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人民司法》《青少年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独著《民事习惯与民法典的互动:近代民事习惯调查研究》等。2019年获颁“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称号,主讲的“中国法制史”课程2006获颁“第一届全国团校精品课程”称号。2018年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2016年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

王帅一,辽宁大连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中国法文化,曾在《中外法学》《学术月刊》《政法论坛》《当代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及古籍整理多部,曾获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一等奖,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

张生,辽宁兴城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法制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律史,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著作、译著多部。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研究基金”奖助,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08年获“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当选“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4年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8年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2019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法律史

中国法律史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将带领同学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历史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揭示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中国法律史是法律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要的法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文明的形成、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法律史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为法学基础理论等学科提供原始资料,也为各部门法学科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学习中国法律史课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一切法治文明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现行立法提供基于历史真实的长远视角,使法律移植与比较法研究更加合乎国情,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学习老师讲课水平较高老师真的是超级有趣超级幽默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这门课程对于了解中国法律史有很大的帮助老师经常把古时与当下对比联系课堂重点鲜明,希望能继续上这个课老师太棒了,强烈推荐!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评教中得了92.67分老师们讲得很细这课三位老师一起讲的

02 刑事诉讼法

undefined

董坤,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室副主任,研究员,台湾地区高雄大学访问学者,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现为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一届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常委。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类期刊独立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孙远,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法学研究》编辑部责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

程捷,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岗位副研究员,台湾大学法律学院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在《法学评论》、《中国刑事法杂志》等专业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2013年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2019年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级教学名师”。

祁建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院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秘书。出版独著五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理论文章、译文八十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性别平等法、反家庭暴力法。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包括总论、制度论、证据论、程序论四个部分。本课程系统讲授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指导学生全面和细致地掌握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并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适用技能。此外,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将准确理解和把握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规律,并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思考。为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模式,班级学生仅二十余人,固定授课教师共四人,均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老师的讲解和课本法条结合的很好老师们的水平都好高呀!课上老师和我们的互动很频繁老师们会给予法律职业上的一些建议课堂氛围也好喜欢这门课老师们把枯燥的程序法讲得很清晰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教评90.26分呢!非常喜欢老师的授课风格这门课由4位老师共同授课

图片规划与评估处

良乡校区
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望京校区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
邮编:10010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 京ICP备:1802862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