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第八期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好课推荐

来源: 日期:2022-04-27点击:

同学们大家好,规划与评估处根据上学期的学生期中、期末评价以及专家督导评价,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好课推荐”栏目,为同学们介绍各学院评分较高、好评较多的课程,为同学们在课程选择上提供参考。

1文学院

大学语文

井玉贵,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明清文学与文化。出版专著《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献》《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文化研究》《励耘学刊》《国学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兼任中国儒林外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

大学语文

本课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开设的全校公共选修课,共32课时。本课程所用教材为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大学语文》(第11版)。与中学语文以应试为指向,以培养学生读写记诵能力为主不同,大学语文通过学习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任课教师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教学中采取的特色方法有:一是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将包括文史哲原著、学术专著在内的约2.95GB电子资料提供给选课学生,课堂上适时提醒学生课外阅读哪些资料。二是注重对作品关键细节的解读,引领学生寻找通向作品内核的通道。比如会在课堂上提出类似问题:杜甫《赠卫八处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为何动人心魄?蒲松龄《婴宁》中频繁出现的“笑”分别具有怎样的内涵?契诃夫为何在《苦恼》接近结尾处才交代老车夫已逝的儿子叫“库兹玛·姚内奇”?总之,将时间有限的课堂授课跟灵活机动的课外阅读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达到自主阅读的目标,是课程追求的终极理想。

同学们有话说

比较喜欢老师的授课节奏与幽默感井老师再开课,我必选!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上老师的课!课程内容很实用!!!老师讲得特别好从课程讲解到作业布置都很有趣!老师会给同学们推荐很多拓展书籍井老师上学期的学生教评93.35分呢!很遗憾选修课时间太短井老师yyds!

2外国语学院

01 法语精读3

图片郑晨怡,主要负责教授的课程包括法语精读、法语语音、法语高级语法、商务法语等等。一直高度热爱法语教学工作,课前运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备课,随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讲课时除了注重传授法语基础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们的交流技能、主动学习能力和跨文化视角,强调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课后观察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热情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郑晨怡老师时刻关注法语语言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所授课程有启发性、学术性,有新意。

法语精读3

本课为法语专业本科生大学二年级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上课教材为《新经典法语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课程进度为每周6节课,共16周96节课的内容。本课的知识水平对应CECRL级别的B1,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在涉及到工作、学校、休闲生活等熟悉话题的讨论中,在人们使用清晰且标准的法语语言交流时,能够理解谈话的主要内容;(2)在广播或电视节目中,能够理解自己感兴趣的时事话题的主要内容;(3)能够自如应对在旅行时遇到的绝大多数情况;(4)能够讲述一个故事,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情节;(5)能够就熟悉的主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表简单而连贯的演讲;(6)就熟悉或感兴趣的主题写简单而连贯的文章;(7)知道如何叙述事件、经历或梦想,描述希望或目标,并简要解释产生一个项目或一个想法的原因。

在语法方面,本课涉及到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过去分词的使用、复合形式关系代词、副动词、虚拟式、条件式过去时、直陈式简单过去时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法语日常应用中最为常用也最为重要的语法内容。

每周课上,学生们都会通过学习课文、梳理词汇、总结语法并配以听力练习和笔头练习的形式来进行法语综合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授课时会辅以与课文内容配套的法国文化文明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和听写,帮助学生们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学习老师很有经验很感谢老师的教导这课的督导评价有95.5分呢!收获很大,老师讲授细致老师讲课的内容挺有趣课堂重点鲜明,希望能继续上这个课老师太棒了,强烈推荐!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评教94.18分郑老师的课让我对法语的迷茫一扫而空!郑老师我的女神!!

02 德语语言文化

图片陈黎老师自2014年起教授研究生公共德语和专业德语两门课程,自2020年起教授本科生公共德语和德国语言文化两门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标准发音和口语对话能力,全力克服哑巴外语。注意引发学生的德语自学兴趣和能力,主动地扩展深化学习内容。

德语语言文化

本课程为全校公选课,面向选择德语为第二或第三外语的零基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学习德语的语音和发音规则,掌握基础语法知识和基本会话、写作技能,为深化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每堂课简要介绍一个德国特有文化现象或者特色专题。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学习老师讲课水平较高明年能继续开本科德语课吗?老师讲课非常认真有趣收获很大,老师讲授细致陈黎老师就是优雅的代名词吧老师德语口语好好听啊老师太棒了,强烈推荐!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评教93.33分陈老师是我见过最好的公选课老师陈黎老师太好了!

03 英语视听说(一)

图片丁莉,语言学硕士学位,副教授。于2004年9月—2005年6月赴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公费留学。2014年1-2月赴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社会与设计学院访学;2019年10-1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访学;2020年1-3月赴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政治系访学。

讲授课程主要有:英语精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新闻英语研究、西方文明史等。

英语视听说(一)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和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

该课程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听力障碍,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和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辨别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能听懂中等难度(如托福中的短文)的听力材料,理解大意,领会作者的感情和真实意图;并以听力材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评价和推理,逐步培养思辨技能与习惯。

英语视听说(一)采用外研社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国际规划教材《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视听说1 聆听生活》。内容涉及大学校园、家庭、世界风情、网络、名人、动物、海洋生物、环保、地球之外的生命、未来生活等。以生活为主线,从家庭和校园生活开始,不仅将目光投向不同地域、不同物种、不同人群的生活,还关注了虚拟空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变化中的生活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课堂教学以这些主题内容为载体,在听力技能和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发展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希望以后还能继续选老师的课课堂气氛活跃这门课涉及知识范围广老师讲课非常认真有趣老师讲授很细致老师课程设置很棒,循序渐进提升了我的听力水平推荐这门课啊!!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评教92.74分课堂体验很好老师幽默风趣

3

新闻传播学院

01 大众传媒与文化

图片刘朝霞,新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新闻理论,新媒体与青年文化。讲授新闻学概论、大众传媒与文化、中医按导与健康传播等课程。具有哲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学科背景,主持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校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广播电视总局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项。出版专著1部,参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篇。

大众传媒与文化

国内大众文化研究常常作为大学本科通识课程开设。然而,本门课程是专为新闻学专业(包含新闻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因此,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与作为通识课的大众文化研究有很大区别。

本门课程主要通过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的各个层面及时下其他文化热点的分析,探讨当代大众文化的特质及发展趋势。从而使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有更清晰的把握;通过调查与讨论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摆脱简单的盲从或追随,形成较系统的文化理论观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掌握所学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流派渊源。并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分析当代中国各种流行文化现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关注现实的意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学理角度认知大众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大众文化素养。

课程简介:第一,理论研究。对大众文化的学术批评及前沿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讲解有关法兰克福文化批评派、英国文化研究派、法国结构主义学派等学术问题,使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大众文化现象。第二,个案讲解。是以文类为载体。分别讨论各种大众文化的文类。主要从电影、电视、歌曲、时尚、购物、网络文化等具体的形态出发,以实例分析具体文化现象。使学生对此课程有具体鲜活的感性体验。同时,在每个文类中提出一个问题,作为文化分析的要点。第三,调查与讨论。采用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媒体策划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要去听呀!!!干货满满啊!老师的课实在太有意思了!希望以后还能听老师的课!课程内容很实用!喜欢这门课这门课的督导评价有95.75分呢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教评94.68分呢!老师课上讲述很清晰超级喜欢刘老师

02 传播社会学

图片苏春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兴趣集中在医学人类学和健康传播领域,目前主要研究项目包括互联网医疗、白血病家属及社群研究、中原血液市场、新媒体与艾滋病风险研究等。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社会学、人类学、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生课程健康传播等。

传播社会学

现代社会,信息和媒介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结构性影响。传播社会学课程基于共同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媒介技术的感知和使用体验,阅读和讨论经典和重要文献,历史性地反思媒介和社会的关系,并对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命状态进行思考。

课程内容从两条主线开始,一条主线是媒介理论,从媒介化概念开始,并将其视为同个体化、全球化等相类似的概念,分别从媒介和技术的关系、媒介的社会应用、媒介的结构性影响、媒介的物质性和作为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讨论,深入探索互联网时代人类和媒介的联系。另一条主线是STS理论,从科学技术社会研究的其他研究入手,带入“技术的社会建构”视角,探讨医疗、宗教、娱乐和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建构和知识生成。

课程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助。期末考试以论文结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七比例。

同学们有话说

图片上课体验感非常好!喜欢苏老师!!!学习到很多社会学哲学的思想这门课程的逻辑非常清晰老师上课清晰充实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苏老师在督导评价中获得了93分苏老师yyds!!!这门课上学期的学生教评94.37分呢!老师真的讲的很好!老师太强了!!

图片规划与评估处

良乡校区
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邮编:102488

望京校区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
邮编:100102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 京ICP备:1802862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731号